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doushuowscaishen 2025-01-13 装修前沿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对普通人而言,家是人生的起点。但有很多孤弃儿童,一出生就失去了这个港湾。为了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近年来,多地儿童福利院尝试为一些孩子对外招聘"职业父母",建立模拟家庭。

这或许是一个基于美好愿景创造的"家园"。如何构筑,身处其中的人正在用实践给出答案。

作者 | 花瓢白 Elise

编辑 | 腾宇

题图 | 花瓢白 摄

在54岁的惠萍家中,有四个性情各异的小男孩。

老大9岁,是个小学霸,个性敏感,心思细腻,有很多奇思妙想。老二和老三身上有花不完的精力,一个喜欢在地上打滚,一个喜欢跳自己研发的无伴奏舞蹈。老四腼腆可爱,但体弱多病,皮肤不时起一些小疙瘩或红疹,做了无数测试都找不到过敏原。

惠萍和丈夫带着孩子住在市区的一处楼房里,两室一厅,约80平方米。夫妻俩睡一个房,四个小孩睡在另一个房的两张上下床。窗外树木参天,阳台上晾晒着一家六口的衣服和鞋子,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奖状和字母表。

每一天,惠萍轮番接送四个孩子上下学,打点一日三餐,晚上送孩子上辅导班,周末送孩子上兴趣班,把家整理得窗明几净。

一切似乎跟普通家庭没什么两样,但这其实是一个为福利院孩子设置的"模拟家庭"。惠萍夫妇跟这四个孩子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是月薪4000多元的"职业父母"。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惠萍的家。(图/花瓢白 摄)

2018年5月,广东省中山市儿童福利院启动模拟家庭项目,在社会上招聘了4对夫妻,免费提供房屋,让每对夫妻分别和4个孩子共同居住,惠萍夫妇就属于这个项目的第一批员工。

模拟家庭是儿童福利机构近年来一种较新的养育模式,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养育,但因为福利院是非公开场所,如此小众的议题,极少走进公众视野。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模拟家庭单元楼。(图/花瓢白 摄)

模拟家庭的岗位设置也很特殊,绝大部分都只有妻子受薪,是领工资的"全职家庭主妇"。丈夫则可以外出工作,相对自由,但下班后通常得留在家中,充当父亲角色。

基于好奇,我们来到了中山,想知道福利院将如何推行这种模式,以及陌生人如何在互动中寻找缺失的亲情,组织一个真正有替代意义的"类家庭"。

一份24小时在岗的工作

惠萍从不了解四个孩子的身世,成为201号家庭的"妈妈"也纯属偶然。

48岁时,她无意中在一个黑板报看到福利院的招聘信息,动了试试的念头。

她年轻时每天为工作疲于奔命,当过促销员,在饭店和工厂打过工,孩子从一岁多起就交给婆婆带,到初中才回到身边。

她游说丈夫一起应聘:这工作既可以弥补缺席孩子童年的遗憾,还包吃包住,水电全免。但她真正入职后才慢慢明白,这是一份需要付出很多心血,但也收获满满的职业,"模拟家长"这个身份为她的人生带来新的一层意义。

每个日出时分,惠萍就开始操心孩子的起居饮食。第一件事情就是出门打饭,模拟家庭的一日三餐都是从饭堂取回来的,基本定时定量,家长只是偶尔下厨。回来后,她张罗孩子们起床,叫大的两个起来念英语,给小的两个穿好衣服、挤好牙膏,一切妥当后再招呼大家吃早餐。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惠萍在厨房忙碌。(图/花瓢白 摄)

7点过后,她要走几条不同的上学路线——因为四个小孩的年龄和智力发育程度不同,惠萍每天会在司机和保育员的协助下,在普通学校、特殊学校和幼儿园之间来回接送。

孩子离家后,惠萍就进入长达数小时的"田螺姑娘"时间:让家里的玩具、衣物鞋袜和文具书籍重新归位。福利院对清洁和通风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所以家长要每天搞卫生,每周清洗玩具,每月清理空调。

医院也是每天的目的地之一。下午2点,惠萍要带两个发育迟缓的孩子去做康复治疗,一直到下午三点半。孩子们很依赖她,所以惠萍会一直在门外等待他们。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惠萍带孩子上医院。(图/花瓢白 摄)

即便上厕所,惠萍也得在门口牢牢守着,因为孩子们不会认真洗手,还可能会贪玩跑掉,"他们可以离开我的手,但不能离开我的眼睛,一不留神就像泥鳅一样一溜烟跑了。"

晚饭后,惠萍会送两个大孩子上辅导班,福利院有专门的老师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在这个间隙,惠萍要像接力赛一样给孩子洗澡,以及让其中一个孩子"夹豆豆"——把一个盘子里的黄豆、黑豆和花生用筷子分别夹出来。这个孩子有多动症,医生建议他借助训练慢慢安静下来,不然入睡很困难。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夹豆豆"训练时刻。(图/花瓢白 摄)

虽然模拟家庭中的父亲没有薪酬,但惠萍的丈夫因为已经退休,平日无事时几乎24小时在家,协助妻子干洗碗、扔垃圾等家务活,陪孩子们玩耍。

每到半夜,惠萍也会习惯性地醒来,起床观察孩子,掖掖被子。家中一个孩子患有癫痫,有一次在暑假的夜里突然犯病,眼睛一下子就看不见了,还伴有抽搐。惠萍吓坏了,抱着他就往护士站冲,度过了胆战心惊的一夜。

在周末,惠萍还会送他们去上兴趣班,武术、舞蹈、编程、街舞,什么都有。稍大一点的孩子,还得督促他们上网课。

惠萍每天的生活,就是职业妈妈的工作写照。如此日日轮转,每周只有一天的休假时间。一些亲戚朋友表示不理解,在惠萍耳边絮叨:"又不是你的小孩,干吗对他们那么好?"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惠萍的部分工作细则。(图/花瓢白 摄)

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生出的爱,确实难以坚持。惠萍承认,自己曾经想当逃兵,但长久的相处让一段亲子情生了根,和孩子们相处也很有幸福感。每次好不容易有空外出溜达,她又惦记起孩子来,想着给他们带点烤串或小零食回去。

她还会积极参与学校生活,比如出席家长会。这类在普通家庭看来平常的小事,对福利院的孩子很重要,因为他们常常被人歧视,容易自卑。在进入模拟家庭之后,他们终于有了相对固定的家长,老师也有了明确的沟通对象。

惠萍也常常跟孩子们交流这个身份问题:"原来的爸爸妈妈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放弃了你们,但这不是你们的错。学校里谁欺负你了,我一样可以去找老师。你们现在也是有爸爸妈妈的人了。"

"组配"一个家庭

中山市儿童福利院模拟家庭目前只有4组,最多16个名额。对于哪个孩子能进入模拟家庭,项目组有较为规范的评估流程。

一般来说,上普通学校、发育正常的孩子会优先入选,因为他们跟外界的交流更多,需要有稳定的内核,才可能更好地成长;接着会安排一些上特殊学校但身体条件还不错,有一定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

虽然硬件配置、招聘要求大体相同,但这四户家庭个性鲜明,每一户的构成都是经过研究后的组合。小刘是中山市儿童福利院的副院长,一位年轻的90后,目前模拟家庭是她所分管的业务之一。她提到,"组配"一个模拟家庭,福利院会根据《广东省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执行,并优化落地。

"首先是按性别划分,男孩和女孩不会被分到同一个家庭。其次是根据年龄和照看难度划分,如果某个家庭中有小孩的残障程度较高,那这个家庭不会放满四个孩子,可以是两到三个。"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小刘在跟孩子们做游戏。(图/受访者提供)

孩子和家长的个体化差异,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比如103号家庭的文芳,是一位"严厉型"妈妈,分给她的三个男孩,都有不同程度的残障:一个偏瘫,一个聋哑,一个智力发育迟缓。

之所以这样分配,是因为文芳做过中学老师,能说英语和日语,擅长因材施教,会给每个孩子定制成长计划:比如对发育迟缓、记忆力短的孩子,文芳先训练他的自理能力和精神集中力;对性格固执的听障孩子,文芳会先跟着网上的教授讲座自学手语,和孩子进行有效交流,一点点帮孩子越过心理障碍。

这种雷厉风行的"教育家人格",很适合帮助一些年纪较小的孩子养成一定的纪律和形成最初的世界观。

隔壁的102号家庭则住着一位"慈爱型"妈妈。钱雨来自湖北宜城,是所有职业妈妈中最年轻的一位,2019年入职时才40岁,此前是职业育婴师。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钱雨在给女孩们整理衣柜。(图/花瓢白 摄)

因为性格温柔,心思细腻,院里安排钱雨照顾全院唯一一组女孩家庭。每天早上,钱雨会轮流给三个女孩梳好看的辫子,把她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女孩们爱美但头发短,钱雨就用最小的皮筋,仔细编出几层花样。

除了安排合适的"妈妈",福利院对这个只有女孩的家庭也有很多特殊设置,因为女童的安全要由许多细微的防线来严守。包括男孩在内,所有男性都禁止踏入女孩的房间。女孩们准备洗澡前,爸爸必须自觉回避,等女孩们洗完了再出来。福利院提醒男家长要注意保持和女童的边界感,可以在客厅、操场等公共场合陪女孩玩,但不能拥抱或亲吻她们。"这是对她们的一种保护。"钱雨说。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女孩的房间,男性不得进入。(图/花瓢白 摄)

另外,根据相关规定,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后,只允许由女性保育员带,不能继续留在模拟家庭。所以项目组专门安排了大龄儿童宿舍给14岁以上的孩子,由女性保育员照顾。

"流动"的孩子和家长

如果没有模拟家庭,这些孩子目前大概率仍在集体班组生活。

那里更像一个学校,由三个左右保育员负责一个10人以内的班组。孩子里有些是襁褓中的婴儿,有些是只能躺着的重残重疾患者,所以保育员们光是喂饭和协助康复,就会耗掉一天的时间,很少有精力能投入到情感的培养上。

模拟家庭则弥补了孤弃儿童处境中的这些缺陷。小刘认为,模拟家庭提供了一个更社会化的场景,有家庭的氛围和父母的爱,孩子也能更多地与人交流:"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样,小孩的认知心智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仅仅是生存需要,还要有稳定的依恋关系,有自我发展、自我认同的需求。"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一个模拟家庭里的孩子自创的连环画。(图/花瓢白 摄)

她发现,一些孩子在进入模拟家庭后"面相都变了"。此前有一个精神发育迟缓的孩子,4岁时智力和身体只有2岁左右的程度,在嘈杂的集体班组中,他很少有与人互动的机会,反应一直比较迟钝。但到了模拟家庭后,家长每天跟他聊天,他反应就变快了:"以前跟他说你好,他也说你好。问他吃了吗?吃了。现在他还会主动说他喜欢吃什么,这就是进步。"

但是,这毕竟是个"类家庭",和真实家庭有许多差异。真实家庭可能对小孩的期望会非常高,很多处理方法更自由、更有弹性;而职业父母是一份工作,有道德规范和尺度的要求。

基于这些原则,福利院要求模拟家长不能打骂,以快乐教育为主。院里也从不硬性要求孩子必须要喊"爸爸妈妈",可以叫"叔叔阿姨"。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每个上辅导班的孩子都有一个"存钱罐",表现好可以得到奖赏,换取零食、玩具等。(图/花瓢白 摄)

和依靠血缘永久绑定的真实家庭不同,模拟家庭是一个"流动"的组织,家庭成员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一方面,不时有孩子被领养走,新的"兄弟姐妹"会补充进来;另一方面,当个别孩子和模拟家长"不适配"时,福利院会考虑进行调整。

每一位孩子进入或离开模拟家庭都是一个极其慎重的决定,康复部门、特教部老师、保育人员、医生等工作人员都会提交书面报告,然后院里召集各部门进行院务会议,以负责任的态度审慎讨论决策。

假如一个孩子性格自卑,严厉的管教方式让他更沉默寡言,社工就会联系孩子家长进行亲子沟通,若是观察下来发现孩子更适合鼓励型的父母,就会考虑调整,但最终会以孩子的意见为主。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每个家庭的成员都处于变化中。(图/花瓢白 摄)

一些孩子也可能因为不适合家庭生活而被"调离"。曾在模拟家庭生活了两年的小朗,是一名有罕见病的小朋友。他情商很高,但脾气很大,情绪容易失控,有一定的暴力倾向,会抓伤自己。家长得经常给他剪指甲,及时安抚他的情绪,任务越来越重。

经过评估,福利院决定先尝试把小朗调整回班组两个月。经过工作人员观察,发现集中养育模式更适合小朗的康复需求,而且他明显变得更快乐——在幼儿园或模拟家庭中,小朗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在优秀的同龄人面前容易自卑。但在班组与和自己差不多的同伴生活,小朗就相对自信了起来,再也不大喊大叫求关注,还当起了小班长。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由于患有肥胖症,康复部门专门为小朗安排了小型跑步机,鼓励他每天锻炼20分钟。(图/花瓢白 摄)

在模拟家庭,每天有很多人登门,包括但不限于医护人员、保育员、社工、教师、心理专家、司机和维修人员,门口的来访登记册子写得密密麻麻。

所以表面上看,模拟家庭是职业父母在撑起一个家,但其实是一个背后有无数人支援、精细布局的网络系统。

班组长好姐是维护整个系统运转的"总指挥"。她在中山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了16年,做过保育员,也当过辅导老师,在模拟家庭项目起步阶段就加入,见证了值班人员的休息居室变成模拟家庭住所的过程。

每一天,好姐的手机都响个不停。她几乎时刻拿着手机,盯着家长的排班和考勤,孩子的衣食住行,调配后勤部门,还要在四个模拟家庭中不断走访,及时补充生活用品,随时关注孩子和家长的心理状态。遇上模拟家长请假,她也要临时顶上。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好姐在家庭中走访。(图/花瓢白 摄)

除了管理内部,项目组的工作还包括衔接外部的社会资源。每个家庭门口都贴着一些爱心企业或爱心人士的名单,屋里的很多家电家具是他们捐赠的。在单元楼旁边,还有一个跑步社团捐赠的小花园,供家长和孩子们栽种蔬菜瓜果。

培训和考核也是好姐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模拟父母刚入职时,会有3天的体验期和1~2个月的试用期,妈妈们需要学习基本护理常识和进行应急培训,比如,孩子发烧了怎么办,吃东西卡住了怎么办,无理取闹的时候如何安抚。

只有通过考试并取得保育员证,妈妈们才算正式上岗。但培训不会因此而终止,好姐每个月都要联合各部门给职业父母上课,提升整体认知和技能点。

"职业父母"的招聘困境

虽然模拟家庭被普遍认为优于集体养育,但它目前囿于一个棘手难题:招不到人。

在中山市儿童福利院,模拟家庭项目组将近一年没有收到过一份简历。用人单位一直在面向社会开展招募,但暂时还没有招到符合条件的夫妻。应聘者有些是家庭主妇,对这个工作没有充分认知,结果一试发现完全招架不住;有些是应聘者的亲生孩子不同意:"你们去当别人的爸爸妈妈,那我不是变孤儿了?"

这份工作还要求夫妻离开原住所,住进福利院,所以出现过妻子报名了,但是丈夫不情愿前来同住的尴尬。院里对职业爸爸的限制也不少,比如不能在院内抽烟、不能酗酒、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光是这几点,就把很多男性挡在了门外。

此外,虽然职业爸爸没有工资,但福利院明确要求不能"丧偶式育儿",在招聘阶段就会询问男方"是否做过家务""有没有带过孩子"。如果平日就是甩手掌柜,福利院一般不予考虑。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101号家庭的丽冰和辉哥在打扫卫生。(图/花瓢白 摄)

招聘的考核流程也比较严格,要考察夫妻双方的家庭背景和身体素质,心理医生还会对情绪稳定值和抗压能力进行评估。夫妻要配合体检,排查肺结核等传染病。有些应聘者如果正赶上感冒,体检当时也可能无法通过,需要后期再补体检。

目前,来应聘的夫妻集中在45-55岁。虽然模拟家庭很想招到年轻人,但很难实现,一是薪酬不够吸引人,二是当下的年轻人大多晚婚晚育,要么孩子太小,要么完全没有带孩子的经验。

福利院对模拟家长岗位总共开展过两期招聘,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最多时,8组模拟家庭是饱和的,住满了两层单元楼。但随着家长陆续离职,目前仅剩四组家庭。家长离职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要回家带孙子,有些是原本的家庭发生变故。而且,很多中年夫妻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离职在所难免。

在这里,模拟家长就像是最关键的"螺丝钉",螺丝一散,整个机器就停下了。一旦有人离职,家庭就面临解散,项目组只能临时找保育员替上,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2019年的时候,一楼和二楼的屋子都住满了人,但如今只剩一半。(图/花瓢白 摄)

为了招聘,用人单位绞尽脑汁,2023年还试过把招聘帖发在市民政局的公众号上,经其他官媒转发后阅读量也超过了十万,但几乎没有收到简历。

工资的调整也非易事,但项目组一直在争取为家长提高薪酬,增加福利。2024年11月,模拟家长岗位迎来了六年以来的第一次涨薪,目前对外公布的工资是每月4000~5000元。

家长离职,会导致模拟家庭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这可能让小孩在无法预测的情况下,一次次被更换"爸爸妈妈",或回到集体生活。

李燕芳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在早期教养环境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轨迹领域耕耘多年。她认可模拟家庭建立的初衷,认为这种模式对小孩建立依恋关系和安全情感层面上确实有益,是进入自然家庭的"预演"。但她建议,这种模式最好能延续到孩子被领养的时刻。

她提到,假如模拟家庭运行一段时间后更换父母,或者不得已让孩子又回归到集体班组,这在伦理上可能是对孩子情感连接的切断和剥夺。孩子需要一种稳定的情感寄托,可信任的人也应该是稳定的,这种变化恰恰会造成一种不稳定感和不安全感。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孩子成长需要稳定的生活环境。(图/花瓢白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童小军也长期关注着国内福利院系统,对这种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论。她觉得要解决招聘难题,首先要提高公众对福利院工作的认知度,呼唤人类最原始、最朴素的善良:"你要等着人家来报名肯定是很难的,所以要去宣传和挖掘。"

另外,很多社工工作应该前置,比如建立和维护一个"家庭库",主动挖掘潜在的收养或寄养家庭,以及模拟家庭的职业父母,而不是等孩子有需要了再找。

在童小军看来,模拟家庭的确是对集体养育的一种改善,但它不够彻底,所以应当完善收养、寄养、模拟家庭和集体养育四种养育模式,并让整个安置序列更齐全。

难以避免的离别

模拟家庭项目的最终目标,是把孩子"应送尽送"地推向真正的家庭,更好地融入社会。迄今,中山市儿童福利院模拟家庭一共养育过63个孤弃儿童,其中22个被领养,12个认亲成功。

2023年中秋节,一个在模拟家庭的孩子幸运地找回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个孩子在婴儿时期就被福利院收养,但是一直没被送养,因为在他被发现时,医院留下了一些疑似亲生父母的信息。

这促使福利院多年来一直帮他寻亲,从医院留下的一个名字,一直找到生父母的城市、可能的工作地点,最后根据一个保安提供的线索,在某个村子里找到了他们。原来这个孩子是双胞胎中的一个,当时刚出生的兄弟俩生了重病,父母以为两个孩子都没有活下来,才把他们留在了医院。如今失而复得,这家人震惊又感动,觉得"像在拍电影一样"。

但无论是孩子认亲成功还是被领养,都意味着他们要跟模拟家长分开。101号家庭的丽冰和辉哥是中山本地人,自2019年以来,从这对模拟家长手上被领养出去的孩子多达十几个,每次都要经历一番依依不舍的离别。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在101号家庭,还留着许多过往孩子的奖状。(图/花瓢白 摄)

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批照顾的4个女宝宝。她们当时平均年龄还不到3岁,正是牙牙学语的年纪,十分可爱。夫妻俩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叫妞妞的女孩,都不舍得她被领养走,甚至一度想亲自领养这个孩子。"但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我们知道有的家庭为了等待一个领养名额,甚至等待了十年。"辉哥说。

201号家庭的惠萍也有过一次难忘的离别时刻。2023年5月,刚做完心脏移植手术的父亲又病倒了,惠萍十分揪心。她已经失去了母亲,不忍再抛下八十多岁的父亲,思来想去后决定离职,回到新疆。

但在大半年后,父亲病情好转,惠萍越发想念远在中山的四个孩子。其中那个有多动症的男孩尤其让惠萍放心不下。一位心理专家曾问这个孩子,长大后第一件事想做什么。孩子说,我要去新疆找我妈妈,甚至说"是萍妈妈生了我"。

于是,惠萍在2024年1月又回来应聘了。当时因为她离职而难过的孩子,又欢天喜地地回到她的怀抱。

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惠萍在跟家里的父亲视频通话。(图/花瓢白 摄)

尽管如此,惠萍还是常常跟四个孩子"预习"离别:"我一直跟他们讲,妈妈现在是你们的妈妈,但是妈妈岁数大了,不可能永远陪伴在你们身边。你们都要出去找一个属于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可以陪你几十年,但是妈妈陪不到。"

根据福利院规定,模拟家庭的孩子一旦确认领养手续,福利院会提前半个月通知模拟家长。每当此时,离别就正式进入倒计时,模拟家长和院内社工开始给孩子做思想工作。

待到孩子被领养后,由于担心会影响孩子和新家庭的感情,模拟家长也不允许主动联系孩子。因为领养信息保密,他们甚至不知道孩子去了哪座城市。

联系的主动权在孩子。很多孩子能背出模拟家长的电话号码,如果想联系也不是难题。但据院内社工观察,现实情况跟我们想象中不同,很多孩子离开后,可能由于内心的防御机制,都想跟过去挥别,很快就忘记了很多东西。

"祝他们过得更好,这是一种更伟大的爱。"小刘说。

(文中惠萍、文芳、钱雨、丽冰、辉哥、小朗、妞妞均为化名)

感谢"解困式报道支持计划"的支持

校对:遇见;运营:嘻嘻;排版:郑雯涵

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夏犹清装饰公司,本文标题:《我在模拟家庭,给孤弃儿童当“职业父母”》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